导航
首页> 新闻资讯>企业新闻
企业新闻丨2025年09月25日

十一郑州美食地图|这几道菜藏着河南的文化密码


国庆近了,大街小巷飘扬的国旗,成为街头里最动人的颜色。郑州这座兼具古都底蕴与现代活力的城市,不仅有二七塔的璀璨灯火、北龙湖的晚风轻拂,更藏着一场让味蕾焕新的 “新豫菜惊喜”。



在假期里吃出文化、品出新意,不妨走进北龙湖金融岛,在中和豫宴品尝新豫菜。 



胡辣汤、烩面、黄河大鲤鱼,是来郑州必打卡的“三件套”,它们不仅是美食名片,更承载着河南人的情感与记忆,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文化与历史,在中和豫宴,以新的表达,让豫菜焕发全新魅力。



把“硬壳”和“浓汤”玩出了新花样,金黄的酥皮轻轻一碰就掉渣儿,一勺破开,辛辣与鲜香交融的热汤瞬间迸发,带来 “河南限定惠灵顿” 的奇妙体验。



这道被网友称作 “黑胡椒牛肉酥皮浓汤” 的创意美食,早已多次火出圈,成为不容错过的特色美味。



河南最具代表性的面食,用上等嫩羊肉、羊骨一起煮五个小时以上,煲出来的汤白如牛乳,烩面“一拉、二摔、三扯、四撕”,入口光滑柔软又不失劲道。



一碗河南烩面,浓缩了中原的烟火与温情,一口汤,一口面,鲜香弥漫舌尖。



作为河南头牌菜,创新升级多种不同口味,最值得推荐的当属红烧和糖醋两种。


红烧黄河鲤鱼作为非遗美食、中国美食地标保护产品,优选生态黄河鲤鱼,秉承传统技法和现代烹饪理念,色泽红润,滑嫩鲜香,一口鱼肉,是自然馈赠和厨艺的完美融合。



糖醋黄河鲤鱼焙面,在原有基础上减油,减糖,加入蟹肉、蟹黄调味,鲜度直接拉满,手工拉制的焙面炸的蓬松酥脆,裹满汤汁后入口即化。




河南历史名菜每一道都沉淀着千年的烟火气。如今,新豫菜在传承经典的基础上破圈升级,以 “传承不守旧,创新不忘本” 为内核焕发出新活力,让 “老味道” 有了更鲜的底色。



铁锅蛋是当年鲁迅先生在上海宴请茅盾、萧红等文学家去豫菜馆“梁园”吃饭,必点的一道菜。这道流淌在历史长河里的文化名菜,创新升级为餐桌上一道兼具美味、颜值与故事的佳肴。



以卢氏生态绿皮鸡蛋为基底,融入蟹肉、海参、鲜虾仁、奶酪与荆芥等鲜香食材,在特制铁锅中经 “上烤下烘” 的独特技法精心烹制。



堂做表演时,厨师现场点火,酒香随火焰升腾,互动氛围热烈。揭盖瞬间,蛋体色泽金黄,香气四溢。沿锅边浇上一圈秘制料汁,入口鲜嫩软香,回味悠长,仿佛品味着浓郁的蟹黄之美。



被称为炸鸡界“鼻祖”的炸八块,选用一只鸡身上最好吃的部位“鸡翅”,加入黑松露提鲜,外焦里嫩的鸡肉裹着浓郁菌香,热石板炙烤着花椒与荆芥,噼啪作响间,辛香被热气激得四散开来,每一口都是老味道与新食材的碰撞。




汴京烤鸭,源承北宋,千年炉火匠心不改。创新升级的荆芥汴京烤鸭,融入浓郁河南风味,坚持 “不是特金不出炉”的至高标准。烤得恰到好处的鸭皮呈诱人的琥珀红亮,用筷子轻轻一夹便能听见 “咔嚓” 脆响,搭配面包入口满是油脂的焦香。



手工高炉烧饼更是点睛之笔 ——烧饼外酥内软,掰开时还带着麦香,将脆鸭皮、嫩鸭肉裹进烧饼,再夹上一筷荆芥与芥菜丝,一口下去,各种滋味在舌尖绽放。



此外,更有鲍鱼肉丝带底、兰考大刀面、猫山王榴莲冰皮豌豆糕、玫瑰鹅肝冰淇淋、荆芥脆皮乳鸽等中西结合、口味创新、极具观赏性与互动性的美食,耳目一新的同时,成为值得回味的独特体验。




中和豫宴如同小型“豫文化博物馆”,将千年的商都底蕴装进约1200㎡的雅致空间,成为十一假期品味郑州的必打卡之地。



15 吨重的旋转楼梯盘旋而上,甲骨文百家姓墙镌刻着中原姓氏的千年传承,鱼鳞纹墙面与龙鱼挂画呼应着黄河文明的灵动。11个独立包间各藏乾坤,每一处细节都在诉说:用餐从来不止于味蕾,更是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漫游。



当鲜香在舌尖绽开,悠扬婉转的豫剧在耳畔响起,河南的风土人情与历史底蕴也随之徐徐铺展,不仅带来全方位不同凡响的视听体验,更成为传播和弘扬豫文化的窗口。



夜幕降临后,这里的精彩更添三分。临窗而坐还能俯瞰金融岛的璀璨夜景,在微醺中,感受 "鲜花与明月共赴宴" 的中原浪漫。




中和豫宴用新豫菜的国际化表达,让千年豫味有了当代注解。在管家式服务的引领下,每道菜的文化渊源娓娓道来,食客感叹道:"不愧为‘豫菜天花板’,每一口都是对河南历史的味觉解读"。


这个国庆,当你在北龙湖金融岛漫步时,不妨走进这家“很河南 很中原”的餐厅,让舌尖在传统与创新的碰撞中,完成一场穿越千年的文明对话。


上一篇 没有了
意见反馈